資助國家介紹

country img

薩爾瓦多(El Salvador)


面積:
21,041平方公里(台灣是其1.7倍大)
人口:
約645萬人(World Bank,2019)
語言:
西班牙語
宗教:
天主教
平均所得:
$4,000美元(World Bank,2019)
幣制:
自2001年起美元成為通用貨幣
country icon資助計畫區country icon自立計畫區
夥伴國家介紹

薩爾瓦多繼1821年脫離西班牙、1839年脫離中美洲聯邦後正式宣告獨立。之後經歷了長達12年(1980-1991)的內戰,死亡人數約7萬5000人,終於在1992政府與左派叛軍簽訂軍事及政黨改革協議後畫下句點。

薩爾瓦多境內依地形可分為三大部份:臨太平洋的熱帶海岸地帶、由山谷與高原組成的中部高地,以及山陵地形的北部地區。

該國氣溫主要依海拔高度而不同,季節差異變化不大。太平洋沿岸的低地終年炎熱,中部高原及山區溫度則較適中。雨季為每年五月至十月,每年降雨主要集中在這個時期。

薩爾瓦多面積雖小,卻是美洲人口最稠密的國家,工業化程度也相當高。2001年薩爾瓦多將幣制改為美元。目前薩爾瓦多政府更積極追求多元化經濟發展,在紡織產業、國際港埠業務及觀光業方面的推展都頗為成功。薩國承諾經濟採取開放態度進行貿易投資。2006年三月成了中美洲國家中第一個與美國實施自由貿易協定(Central America Free Trade Agreement, CAFTA)的國家。

薩爾瓦多的經濟過去多仰賴農業,但目前則以服務業和工業佔去大部份的勞動力,產值亦佔國內生產毛額的絕大部分。薩國經濟同時必須大量仰賴已移居美國的僑民所匯回母國的僑匯。

2020年,在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期間,薩爾瓦多政府採取的隔離措施造成生產業的癱瘓及經濟收入的下降,再加上阿曼達颶風(Hurricane Amanda)的侵襲帶來的嚴重財務損失,使得薩爾瓦多經歷雙重的緊急危機。

country icon資助計畫區

堤貝帝唐 (Tepetitan)計畫區

資助兒童數: 2,700 計畫期間: 2005-2019

位於聖維森特省(San Vicente),事工範圍包括聖維森特(San Vicente)、堤貝帝唐(Tepetitan)和聖卡耶塔諾(San Cayetano)三個城市的46個社區,離首都大約兩小時的車程。本計畫區的地點正是2001年大地震的震央所在地,地震重創了社區建設,使其發展倒退十年。在社區內到處仍可見到毀損的屋舍、道路、學校、農田、供水系統…等。

社區居民大都務農,主要種植玉米、豆子、甘蔗、蔬菜和乳製食品。也有部分居民從事小本生意。大地震不僅摧毀他們居住的大環境,也使得他們的生計大受影響,生活頗為艱辛,也因為人口遷移,沒有土地所有權,農業發展不但受到限制,也因此產生糧食保障和收入短缺等問題。

居民大都仍住在臨時搭蓋的鐵皮屋,而且缺乏安全的飲用水、廁所、衛生下水道、垃圾處理,因此環境衛生相當不好,醫療資源缺乏,平均每3個行政區僅2位工作人員負責宣導疾病預防。根據2005年的數據顯示,計畫區5歲以下兒童大都有營養不良的問題,其中又以聖卡耶塔諾市(San Cayetano)的比率居高,而腸胃和呼吸道疾病也是影響兒童健康的主因。另外,教育方面,堤貝帝唐市的就學率屬全國50個行政區中最低的,鄉村地區的學齡前教育資源尤其缺乏,直接影響兒童整全性發展,也衍生輟學或留級等學習問題。

地方政府渴望能協助居民做重建的工作,但苦於經費不足,迫切需要世界展望會的協助,因此世界展望會於2005年開始資助該社區,並分階段與地方政府合作,先協助居民展開一系列的社區規劃、社區領袖養成、災後重建及後續的各項發展工作。

當地服務工作

2015-2019年為台灣世界展望會在本計畫區第三期也是最後一期的工作,根據2014年的方案期中評估調查,學齡前兒童的健康與教育情形均已獲得大幅改善,本期方案將著重於:
 
7~12歲兒童發展方案:
提供課外社團,培養正當的休閒活動,讓兒童德、智、體、群、美均衡發展,社團除強化閱讀和數學等課業輔導,也提供美術、才藝及基礎生活技能訓練。另由於近來幫派暴力猖獗,當地治安日益惡化,亦加強對社區領袖、老師、家長、教會夥伴宣導重視兒童權力。由於計畫區即將於2019年自立,因此積極培訓當地社區合作夥伴有關兒童社團的運作與管理,以達永續發展的目標。
 
13~20歲青少年發展方案:
提倡正當休閒活動,並藉由公民發聲與行動訓練,讓青少年有機會參與社區公眾事務,了解自身權益和義務,強化溝通技巧。另透過加強技職教育和創業技能培訓,提升青少年的生計能力進而達成經濟獨立。
 
社區發展方案:
加強社區夥伴的組織與培力,以確保兒童福祉獲得改善,訓練內容包括公民發聲與行動、兒童保護與倡導、5歲以下孩童的健康監測及社區防減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