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國家介紹

country img

獅子山國(Sierra Leone)


面積:
71,740平方公里(是台灣面積的2倍)
人口:
860 萬人(World Bank, 2022)
語言:
英語、Krio, Mende、Temne、等非洲語
宗教:
伊斯蘭教、基督教、傳統信仰
平均所得:
461 美元(World Bank, 2022)
幣制:
Sierra Leonean Leone (SLL) US$1 = 19,678 Leones (2023)
country icon資助計畫區country icon自立計畫區
夥伴國家介紹
獅子山共和國位於非洲的西部,最早在15世紀由葡萄牙探險家發現環繞今日自由城港口的山脈,由於山脈的形狀像獅子,因此將其命名為獅子山(葡語為Serra Lyoa)。在大西洋奴隸貿易的歷史,獅子山佔有一個重要的地位,當時被擄的西非奴隸大都是從獅子山轉運的。1787年,一群來自英國從事解放黑奴的善心人士在現今的獅子山首都自由城(Freetown)的地點,設置一個收容被遣返與解救的黑奴的屯墾區,這是自由城的由來。1808到1961年間,獅子山一直是英國的殖民地, 1961年才正式獨立,1971年修憲改制為共和國。

獅子山約有16個族群,皆擁有各自的語言及風俗,其中最大的兩個族群為居住在東北地區的譚母奈族(Temne),約占35.5%,與在東南地區的曼德族(Mende),約占33.2%。克里奧人(Krio或Croele)為18世紀定居在自由城的解放黑奴之後裔,大約佔2%。克里奧人所使用的克里奧(Krio)語(以英語為基礎)為獅子山87%人口所通用之語言,而英語才是獅子山的官方語言。獅子山約有77%的人口信奉回教,及約占22%的基督教人口,回教徒與基督徒之間一向彼此和平共存與合作,獅子山為全世界宗教最融合的國家之一。

獅子山的自然景觀多樣化,包括有紅樹林溼地環繞的海岸線,距海平面1,000英呎高、森林覆蓋的內地高原,以及位於東部的山區。每年的5-12月為雨季,11-4月為乾季,屬熱帶氣候,海岸地區年降雨量可多達約195英吋(4,953公釐),是西非地區最潮濕的國家。獅子山具有豐富的鑽石及其他礦產資源,包括鈦礦、鐵礦、鋁土礦、絡鐵礦及黃金。

獅子山的行政單位包含:4個省(東、西北、北及南部省分)、一個區域(首都所在的西部區域)、16個區(District)及186個酋邦(Chiefdom,相當於台灣的鎮)。約有65%的人口居住在鄉下,大約75%的人口以務農為生,主要的經濟作物為稻米、樹薯、咖啡、可可、棕櫚油、腰果等。一個典型家庭的日常飲食包括米飯、樹薯與葉菜類;他們種植的農作物幾乎不足以餵飽他們的家人。根據聯合國的資料,獅子山有43.7%的人口有糧食短缺的問題,將近52.2%的人生活在每日1.90美元的貧窮線以下,大多數的家庭沒有足夠的收入購買基本用品。

1991至2002年,獅子山陷入一場血腥的內戰,叛軍(革命聯合陣線Revolutionary United Front, RUF)所到之處大肆對無辜老百姓進行截肢、性侵婦女及擄掠兒童成為兒童軍。內戰造成約七萬人死亡,260萬人流離失所(約為當時人口的三分之一),以及基礎建設毀損殆盡。在多年之後,獅子山仍面對重建的挑戰。在內戰期間非法的鑽石交易,扮演資金供應的角色,使得內戰延續多年,因此被稱為”血鑽石”。

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獅子山爆發了嚴重的伊波拉病毒感染,造成3,955人死亡(包括442名兒童、78名教師), 8,345個兒童成為孤兒;也帶給醫療與衛生重大的負擔,人口規模與衛生技術人員的比例降低到每萬人3.4的低點紀錄。在伊波拉爆發期間,衛生機構住院人數下降了70%,增加了其他傳染病的感染率,而農業與經濟活動的停擺,也加劇了糧食不足和營養不良;一些學校被用作治療中心,因此在後伊波拉時期對於學習機構的重建需求很大。

如今,獅子山政府雖透過許多的改革與努力,希望能擺脫內戰與伊波拉的影響,改善國家的經濟並朝向發展邁進。然而由於政府的腐敗、薄弱的治理與管理其天然資源之不透明等因素,使得這個國家仍面臨許多的挑戰,如極高的青年人失業率、不良的基礎公共設施(特別是道路)、大規模的城鄉貧窮等。加上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造成獅子山的經濟萎縮、財務赤字增加、許多家庭面臨收入減少及糧食短缺等問題。

 

country icon資助計畫區

卡瑪拉 (Kamara)計畫區

資助兒童數: 3,000 計畫期間: 2011-2025
計劃區所在位置屬科諾縣(Kono),位於獅子山共和國的東部,總人口數約12,358人,大約35%的人口從事鑽石採礦的的勞力工作,其餘65%的人口從事農耕工作,在旱季時,年輕人則主要農作物有稻米、樹薯、地瓜及蔬菜,另有經濟作物為可可及咖啡,故具有發展以農業為基礎的經濟活動潛力。
 
當地氣候屬熱帶雨林,雨季從五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可帶來豐沛的雨量,且土壤潮濕肥沃,極適合經濟作物的耕種。宗教方面約65%為回教徒,基督教約30%,其他5%為傳統宗教。
 
經長年累月的內戰,已將當地所有的建物房舍破壞殆盡,民眾財產被洗劫一空,學校被燒毀,桌椅傢俱被當柴燒燼,學童並無法返校就讀是獅國中最窮困的縣市之一。另部落亦缺乏乾淨的水資源及廁所,建置幫浦水井亦為迫切需求。 科諾縣是獅國主要鑽石產區,在內戰進行的十年中, 一直都被叛軍 RUF 佔領,直到2002年停火,成為全國最後收復的地方,因此也是全國遭受破壞最嚴重的地方。

當地服務工作

教育方案:
方案目標為確保兒童的受教育權利,包括讀、寫與基礎算數的程度與基本生活技能等。工作內容包含:
1. 透過「開啟識字」(Unlock Literacy)的課程推廣學齡前教育,加強教師的專業訓練,提供教材與工具。
2. 與社區合作在各社區設立閱讀營,訓練志工使用當地材料製作教具,並使用當地語言教導識字與閱讀之課程。
3. 提升社區有關獅子山的教育法規之認知,推動公民發聲與行動(Citizen Voice and Action, CVA),倡導兒童的受教權(特別是女童與中輟生)。
4. 與當地夥伴(教育部、社區團體、教師與家長協會、地區教育委員、學校管理委員會等)緊密結合提高學校的管理,創造對兒童合宜的教育環境。
5. 與社區合作倡導兒童保護議題。
6. 在有需求的學校設置水資源及衛生設施

強化兒保防治系統:
方案目標為建立完善的兒保防治系統與回應機制,以解決兒童受暴的問題,及促進兒童與父母的關係。
1. 訓練同工、當地合作夥伴與志工有關公民發聲與行動、歡慶家庭、正面教養、好男人與家訪等工作模式。
2. 在社區舉辦會議分享兒保相關資訊與兒保議題之數據,透過焦點團體討論及案家面談之方式與社區進行對談;提升社區與兒少對兒保通報與轉介系統之認知。
3. 支持政府落實兒保工作,並監測政府相關兒保服務之標準,如兒童參與、校園服務標準等。
4. 參與兒保聯盟與網絡,支持兒保委員會及兒保倡導團體,並針對兒保服務缺口向相關單位進行遊說與倡議
5. 成立兒童社團,透過戲劇、辯論及參加對政府進行遊說等活動讓兒童發聲
6. 支持最弱勢家庭加入儲蓄小組,與增加收入之活動

社區參與及資助計畫:
方案目標為透過有效的社區參與及資助計畫,落實兒童與家庭的可持續福祉。
1. 建立資助童與資助人的溝通平台,提升客戶服務管理、定期地訪視資助童,並在社區中落實資助政策與標準,並維繫資助關係。
2. 提升社區組織之能力,強化社區參與在方案的規劃、執行、監測與評估。
3. 提升社區對公共政策之認知,及其參與計畫區倡導工作之能力。
4. 強化社區因應天災與制定防減災計畫之能力
5. 強化宗教團體參與兒保工作,及對案家提供社會心理支持服務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