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國家介紹

country img

羅馬尼亞(Republic of Romania)


面積:
230,500平方公里
人口:
1,904萬人
語言:
羅馬尼亞語、匈牙利語、吉普賽語
宗教:
東正教、基督教、天主教
平均所得:
US$7,910
幣制:
RON (leu);1美元 = 3.3 lei
country icon資助計畫區country icon自立計畫區
夥伴國家介紹

羅馬尼亞於西元100年曾是羅馬帝國的一個省分,歷史上曾受羅馬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奧匈帝國的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蘇聯共產國家之一,但是保持獨立的外交政策。

境內有不同的地形,包括乾燥的沙地平原及壯麗的山脈。夏季炎熱多雷雨,冬季則寒冷、降雪多。

1996年共產統治結束,取而代之是採中間路線的政府,但因長期政爭始終無法展開經濟改革。2000年左派領袖重新主政,但因改革速度仍不夠快,無法排上2004年新一波加入歐盟的國家名單,直到2007年1月始正式成為歐盟的一員。

羅馬尼亞人以擁有豐富的文化與宗教歷史自豪,其文化特色也反映在眾多美麗的教堂中。然而約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以下,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每二個人就有一人住在鄉村地區,依靠僅能自給自足的小型農業為生。到了冬季,氣溫降至攝氏零下30度,貧困的家庭幾乎連取暖都有困難,生活十分艱辛。
 

country icon自立計畫區

瓦斯路易 (Vaslui)計畫區

資助兒童數: 3,000 計畫期間: 2009-2022

瓦斯路易縣位於羅馬尼亞東北部的摩爾多瓦地區(Moldova Region),總人口數為455,049,面積有5,318平方公里,是國內最貧窮的地區。由於當地謀生不易,失業率高達20%,許多居民必須至國外非法打工。該區61%的居民住在鄉村,大都以務農為生,還有許多是最弱勢的吉普賽人。由於羅馬尼亞是後共產國家,瓦斯路易的居民普遍缺乏公民社會的概念,對自身應有的權力與義務缺乏意識。因此,社會公義、社區組織、社區關係、兒童權益、兒保及擁有具品質的公共服務…等成為當地居民關切的議題。

在經濟方面:因交通不便無法將農產品運至市場販售,又因缺乏技術及機械,產量僅供自用;自從加入歐盟以後,必須配合歐盟的規章及標準,農民卻又缺乏管道取得相關資訊與資源,使得當地農產品失去競爭力。基礎設施方面:道路、衛生下水道、灌溉及飲水資源均十分缺乏;主要道路為泥土路,雨季時泥濘不堪,人車皆難以通行;蘇聯時期興建的學校、診所均老舊不堪使用,亟待修復。健康醫療方面:有糧食短缺的問題,再加上母親缺乏營養衛生常識,許多兒童營養不良;此外多數家庭沒有乾淨飲用水,尤其是兒童常感染腸胃炎、A型肝炎、皮膚病等。

當地服務工作

  • 資助管理、兒童保護與健康:舉辦兒童保護議題相關訓練,找出環境中可能的風險因素並建立有效率地回報及回應機制;為父母親舉辦孩童權益講座及相關宣導活動;為孩童們舉辦天災防治相關訓練,以提高其警覺性及加強應變能力;為當地醫護人員提供兒童營養及照護之進修訓練,來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完善地諮詢服務;教導父母及兒童照護者健康營養相關知識,以推廣正確的兒童照護方式;與當地政府、學校、醫療單位合作確認一些可登記成為資助童之當地兒童;工作人員透過家訪定期監測資助童及其家庭之狀況、協助當地社區組織執行活動;兒童資料卡、聖誕卡、兒童年度成長報告之製作;禮金與信件處理。
     
  • 教育、經濟發展及靈性培養整合方案:為學校提供技術支援舉辦孩童們的補救教學,以改善其識字率;與諮商師合作增加學校教師之諮商及語言治療之技能;培力當地父母及學生團體使其能夠為最弱勢的兒童發聲;結合當地資源舉辦提供弱勢的學生補救教學、課後活動及額外的上課時數;與當地教會合作進行靈性培養的活動,像是:查經班、朝聖之旅或夏令營,也鼓勵孩童參與社區服務;協助弱勢家庭發展經濟活動,也為青少年舉辦就業資訊分享活動為他們連結最新的市場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