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國家介紹

country img

尼日(Niger)


面積:
127萬平方公里(約台灣的35倍)
人口:
2,331萬人 (2019年,世界銀行)
語言:
法文(官方語言)、阿拉伯語、Hausa語、Songhai語、Djerma語
宗教:
伊斯蘭教、傳統宗教
平均所得:
600美元 (2019年,世界銀行)
幣制:
西非法郎FCFA,US$1 =447.81 CFA francs
country icon資助計畫區country icon自立計畫區
夥伴國家介紹

尼日於1960年脫離法國而獨立,同時直到1991年之前,國家一直由單一政黨與軍人統治。爾後執政的謝布將軍 (Gen. Ali Saibou)遭受人民的壓力而允許多黨選舉,並於1993年選出了民主政府。

位於西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區,尼日大部份的國土相當乾旱且無法從事生產。它是世界上最炎熱的國家之一,其北部五分之四的土地是沙漠,南部五分之一的土地是大草原,適宜畜牧及有限的農作。

在鈾礦及其他礦物開採帶給該國家一些經濟發展的同時,大多數的尼日家庭仍然生活窮困,父母得很辛苦的供應孩子們最基本的日常所需。

由於僅能提供給孩子們很少的基本教育情況之下,尼日是世界上識字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此外,僅有基本的醫療系統,使得疾病易於曼延。

只有46%的尼日人有乾淨的水源,且12%的人民享有足夠的公共衛生設備。這些數字意味著許多尼日的孩子們處於感染疾病的危險之中。

尼日在2019年因著國內逐漸加劇的動亂以及複雜的撒哈拉地區政治情勢,使得國內人道救援需求逐漸高升,影響在南部迪法 (Diffa), 迪拉貝里 ( Tillaberi), 塔瓦 ( Tahoua), 及馬拉帝 (Maradi )四個區域裡的120萬尼日人民,進入第三級全國緊急救援狀態。

country icon資助計畫區
country icon自立計畫區

塔瓦南 (Tahoua Sud)計畫區

資助兒童數: 3,000 計畫期間: 2016-2030

塔瓦南計畫區東鄰塔瓦二計畫區,主要涵蓋範圍為Bambeye commune (彭白邦酋),也是塔瓦區六個鄉村型邦酋之一,其行政中心為Bambeye(彭白市),距離塔瓦市中心西方約30公里,距離尼日首都Niamey(尼亞美)約560公里,計畫區主要服務範圍為邦酋中14個村莊,包含居民數約24,636人,主要為回教徒,生活多依賴農耕及畜牧,主要生產作物為:小米、高粱、豆類、花生。

 
計劃區內的教學環境落後,教室及教學設施質與量均不足,計畫區內學童入學率約73.36%(而女童僅約48.46%),合格的教師比例僅約34%,因此也導致很高比例的中輟率(男童36.60%,女童66.33%)。另外因為醫療設備與人員不足,產婦經由受訓合格護理人員接生的比例約32.40%,五歲以下兒童營養不良率約為52.23%,常見的疾病包括瘧疾、腹瀉、呼吸道感染與營養不良。
 
在水資源與衛生方面,因水資源缺乏,多數水井不堪使用,僅約52.04%的居民有安全用水,另外衛生條件差,易滋生疾病,家戶廁所涵蓋比例約40.43%。塔瓦地區因氣候降雨量及蟲害等因素,糧食收成不穩定,間接造成普遍的營養不良狀況,特別是五歲以下兒童及婦女。

當地服務工作

教育方案:
1. 裝備老師”強化識字”教學技巧並且增加學校的閱讀材料,加強小學1到3年級的教學品質。
2. 裝備社區志工帶領兒童閱讀活動的能力,對兒童學習有更多的支持。
3. 提升家長對兒童學習的支持。
4. 提升教育單位對兒童學習的支持。

兒童保護方案:
1. 當地的兒保與倡導團體有能力預防及回應兒保事件;強化正式和非正式的社區兒保機制。
2. 社區成員及信仰領袖了解兒保議題和兒童權益,體認到保護兒童是其工作與使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倡導兒童與父母、照顧者、同伴和社區之間建立正面和保護性的關係。
3. 針對高風險家庭提供早期預防措施,強化最脆弱家庭的保護、通報和轉介服務以預防及回應兒童受暴的問題。
4. 兒童有機會參與做決定的過程,在社區積極扮演推動兒童保護的角色。

社區培力與資助兒童業務:
1. 世界展望會與社區之間建立有效率的事工合作關係,社區參與和擁有感提升。
2. 增加與信仰組織的合作,以確保社區對永續兒童福祉的責任感。
3. 兒童參與在社區發展的活動中並且成為社區轉化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