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國家介紹

斯里蘭卡(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
面積: 65,610平方公里 |
人口: 2,191萬人(2020年) |
語言: 僧伽羅語(Sinhala)及泰米爾語(Tamil) |
宗教: 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 |
平均所得: US$2,580 |
幣制: LKR (Sri Lankan rupee);1美元 = 150 rupees |


與印度南端僅有一海之隔的熱帶島國—斯里蘭卡,是世界知名的錫蘭紅茶生產國,有著棕櫚樹的海灘、多變的景色和悠久的歷史遺跡,幾世紀以來吸引無數的觀光客。然而,在東北部地區多數民族錫蘭人(Sinhalese)和少數民族泰米爾人(Tamil)的種族衝突下,斯里蘭卡歷經漫長而慘烈的內戰,國家因此受到重創。泰米爾之虎(Tamil Tiger)叛軍1990年代在首都可倫坡(Colombo)發動自殺炸彈攻擊,造成60,000多人死亡,並破壞當地的經濟發展、以及南亞地區最興盛的觀光事業。直到2009年5月,政府軍將泰米爾之虎佔領的最後一塊區域收復,超過25年的內戰終於結束。
斯里蘭卡除了北部和東南部海岸地區較為乾燥之外,大部份是炎熱潮溼的氣候。西部與南部受雅拉雨季(Yala monsoon)影響,自5月下旬到9月底吹西南季風並帶來雨水,12月到隔年3月的東北季風則帶來炎熱、乾燥的氣候。
斯里蘭卡只有16%的土地適合耕作,但是卻非常依賴農業,只有近幾年紡織業的出口產值才超過農業。許多斯里蘭卡人仍使用老舊的設備耕田,收成也只夠供自家人食用。惡劣的衛生環境和污染的飲用水源是引起疾病的主因,特別是兒童,透過資助兒童計畫可以幫助許多社區建造公共廁所和開發乾淨的飲用水源。
而在2022年,斯里蘭卡正面臨從獨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當地幣值貶值,外匯存底下降70%,因而導致燃料嚴重短缺,生活必需品、藥品價格飆升。因著這次危機,許多經濟弱勢的家庭裡,取得基本的食物已變得遙不可及。此外,也有些兒童不再去學校了,不去學校的原因除了因為燃料危機導致沒有交通工具之外,他們也無法負擔學費。斯里蘭卡展望會擔心,目前的狀態將增加兒童被忽視、虐待及家庭暴力的發生。


瓦特勒 (Wattala)計畫區
當地服務工作
1. 兒童具備兒童保護觀與強化身心健康
- 提升兒童與老師關於兒童保護的意識,並認識自身在兒童保護中扮演的角色與責任。
- 提供兒童社團的領袖有關身心健康、兩性平權的訓練活動,並倡導靈性造就的觀念。
- 為身心障礙的兒童舉辦活動,幫助他們了解自身的權益。
- 訓練兒童社團成員有關性別平等、尊重身心障礙的朋友、環境保護等議題,鼓勵兒童成為改變的媒介。
2. 在家庭中兒童被保護及參與
- 為兒童的主要照顧者與家長,舉辦不同訓練和活動(如歡慶家庭工作坊、家庭出遊、諮商輔導等),強化家庭價值與家庭凝聚力,提升家庭對兒童的正向影響力。
- 提供社區照護團體(Community Care Groups)中的志工訓練,協助計畫推動社區家庭工作。
3. 透過有效的社會系統,強化兒童保護與參與。
- 強化兒童社團的運作,提高兒童參與,透過興趣團體、生命教育與生活技能倡導、領袖訓練、提升兒童保護意識等,讓內容設計與執行更豐富,並於寒暑假舉辦營會,豐富孩子的課外生活。
- 成立/強化社區中的兒童保護機制(如社區兒童發展委員會),標示出社區中脆弱兒童的狀態,並確保兒童受報案件能即時被回報與處遇。
4. 倡導社區、國家層級之兒童保護政策之制訂與落實。
社區參與方案與兒童資助計畫管理
1. 提供社區組織成員具備評估社區需求,進而規劃和執行社區發展/改善的方案的能力。
2. 以符合國際展望會的標準進行資助兒童計畫管理,並確保兒童、家庭和社區的參與。
生計及經濟發展方案
1.協助建立永續且多元的家戶收入
- 建立並提升當地的儲蓄小組;加強當地生產者團體,提升當地商業經營能力。
- 協助小型商業活動:促進工作機會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