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國家介紹

印尼(Indonesia)
面積: 191萬平方公里 |
人口: 2億4,800萬人(中華民國外交部,2011) |
語言: 印尼語、英語、荷語、各地方言 |
宗教: 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其他 |
平均所得: US$2,940 |
幣制: Rp (rupiah);1美元 = 9,416 rupiah |


夥伴國家介紹
印尼位於亞洲和澳洲間橫跨一整列幾千個島嶼,擁有全球最大的穆斯林人口,且族群多元化,有超過300種當地語言,人民職業從偏遠地區狩獵採集到現代都市商業菁英皆有。
印尼近年來歷經巨大的動盪,遭遇亞洲金融風暴,總理蘇哈托32年執政垮台,自1960年代後第一次舉行自由選舉,東帝汶脫離版圖,自治省要求獨立,不同種族與宗教間的血腥衝突,和毀滅性的大海嘯。
位於板塊交界鄰近處,印尼經常發生地震和火山爆發。2004年底一次超強的海底地震造成大海嘯,席捲蘇門答臘沿岸地區、及東南亞濱海社區。這場浩劫造成220,000印尼人死亡或失蹤。
全國將近半數勞動人口以農耕為主。曾經為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由於盛產此主要農產品,印尼曾經可以自給自足。但過去幾年因嚴重旱災,稻米產量下降,迫使印尼必須進口可觀的稻米量。


南尼亞斯 (Nias Selatan)計畫區
資助兒童數: 2,500 計畫期間: 2014-2028
南尼亞斯計畫區位於印尼島鍊西部、亞齊省南方,區內人口共計28萬9,708人,多以捕魚及農業維生,農業以種植椰子、可可、橡膠為主。其中約97%信奉基督教,2.4%信奉伊斯蘭教。當地主要發展困境包括:天然災害頻仍、農作物產量低,主要在於季節變遷及傳統農耕方式之影響,社區對於教育普遍不甚重視,師資品質低落,普遍缺乏良好足夠的教學技巧及適當的教材、社區衛生意識低落,普遍缺乏衛廁設施。
當地服務工作
目標:社區有能力照護兒童,進而達到兒童福祉保障。
- 兒童福祉計畫:
1.養成家庭提供優質食品給嬰兒和5歲以下兒童的習慣。
2.建立兒童友善的環境。
3.增進地方政府提供兒童健康與發展相關服務的能力。
4.兒童、家庭與社區展現正向的轉變。
- 資助兒童計畫:
1.透過與社區及在地夥伴的合作,舉辦並管理促進兒童福祉的各項活動
2.和社區一起創造一個保護兒童的環境。
3.和社區一起支持兒童,用有趣又富有意義的方式,參與在各項活動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