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國家介紹

country img

瓜地馬拉(Guatemala)


面積:
108,889平方公里(台灣的3倍大)
人口:
1,660萬人(World Bank, 2019)
語言:
西班牙語、超過20種原住民族語
宗教:
基督教、原住民馬雅信仰
平均所得:
4,610美元(World Bank, 2019)
幣制:
Quetzal (GTQ) US$1 =7.72 Quetzales
country icon資助計畫區country icon自立計畫區
夥伴國家介紹

歷經近三個世紀的西班牙殖民統治,瓜地馬拉於1821年取得獨立。二十世紀後半經歷了數個軍事政府、文人政府,以及長達36 (1960-1996)年的游擊戰,瓜國政府終於在1996年簽訂和平協定,結束內戰。

瓜地馬拉目前雖處和平狀態,但仍受到之前游擊戰所留下的陰影所苦。慘無人道的戰爭期間,奪走了14萬條人命,400個村莊被毀。各地的重建工作仍還在持續進行中,有許多部份仍待努力。

瓜地馬拉有著多樣的地形景觀,有崎嶇蜿蜒的山脈及活火山地形,也有海岸地區的平原。沿海地區屬熱帶氣候,內陸山區則較為涼爽。包括首都瓜地馬拉市在內的幾個主要城市都位於南部高地一帶。

瓜國人民所處的社會是中美洲地區最發展不均的社會之一。貧窮在鄉村地區及原住民部落中最為普遍。

瓜地馬拉有三分之二人口是靠僅能糊口的農作自給自足。瓜地馬拉種植大量的咖啡、棉花及甘蔗等作物,大多數農民靠擔任這些採收這些作物的臨時工補貼自己微薄的收入。

瓜地馬拉是中美洲地區文盲比例、嬰兒死亡率最高、營養不良問題最嚴重、平均壽命最低的國家之一,且與其他鄰國一樣苦於組織犯罪(organized crime)與街頭幫派暴力。該國為南美洲走私毒品進美國的主要管道。

country icon資助計畫區
country icon自立計畫區

巴勒斯廷納 (Palestina de los Altos)計畫區

資助兒童數: 3,500 計畫期間: 2014-2028

巴勒斯廷納計畫區位於瓜地馬拉西部克薩爾特南戈省(Quetzaltenango)的巴勒斯坦高地市,海拔約2,620-3,004公尺,氣溫落於-4°C至15°C間。瓜地馬拉政府視克薩爾特南戈省為瓜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而巴勒斯坦高地市的兒童營養不良比率高達61.5%。當地居民以務農為生,因氣候變遷影響土壤肥沃度及技術不足,農民面臨少收成及微薄收入的挑戰,男性戶長經常需要外出打工,所賺取的生活費極少,往往不足貼補家用。區內人口約14,221人,其中38%信奉基督教,30%信奉天主教,32%不信奉任何宗教。當地主要發展困境包括:森林濫伐、河川汙染、兒童嚴重營養不良、高輟學率、高文盲率、糧食缺乏、經濟收入低落、兒童照顧不當、童工普及、天然災害等。
 

當地服務工作

新冠病毒疫情帶給兒童在健康、教育及家庭生計上的多重挑戰,為了因應疫情的需求,計畫區將適度調整方案計畫,包含加強社區居民防疫知識、協助兒童在家學習、協助家戶生計恢復等相關工作,以減輕疫情為脆弱兒童及社區帶來的衝擊。


健康營養與糧食保障
提供農業及家畜養殖訓練,並協助牲畜防疫用藥等以提升農畜產值,同時加強當地農戶糧作儲藏管理能力,進而達成家戶糧食保障目標。協助提升當地衛生單位能力,以落實對5歲以下兒童的健康監測,並宣導正確幼兒餵食知識。

教育
與當地政府合作提升學齡前教育中心的設置,及培訓當地師資提升教學品質。為提高兒童識字率,提供老師教學方法訓練加強學童閱讀能力,同時在社區內營造閱讀環境。計畫區特別透過音樂教學方式培養兒童學習能力及品格塑造。為改善學童教育環境,計畫區並與社區共同改善校舍硬體及修繕。另因瓜國多受地震、火山、颶風等天災侵襲,計畫區也成立青少年團體並提供防備災訓練以及與學校合作防備災演練。

兒童保護
向政府進行倡議以完善兒保相關法令及落實保護與通報機制,並在社區中宣導兒童保護重要性讓兒童免於暴力威脅。與當地教會及公民團體合作,提供安全場地讓兒童青少年團體能夠有安全活動的場所,並透過團體才藝活動教導兒童生命教育課程。

社區培力
透過微型方案培力社區組織管理知能,並提升社區對兒童福祉議題的重視及共同參與兒童福祉指標的監測,加強社區面對問題的決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