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國家介紹

country img

中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面積:
960萬平方公里
人口:
13億4500萬人(UN, 2010)
語言:
中文
宗教:
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
平均所得:
US$4,930
幣制:
Renminbi;1美元 = 6.83元人民幣
country icon資助計畫區country icon自立計畫區
夥伴國家介紹

中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佔全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漢民族佔人口的九成,其餘為少數民族。為抑制人口的成長,中國政府自1979年開始計畫生育政策,限制城市夫妻只能生育一名子女,即外界所謂的「一胎化」政策。

中國土地面積為全球第三大國家,也因為幅員遼闊,涵蓋多種氣候類型,大部分地區為大陸型氣候,夏季最高溫度在新疆吐魯番,最熱可達45度,雨季大都在七、八月份,且較悶熱,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東北最北方的冬天,最冷可達零下45度。

有70%的人民從事農業生產,種植稻米、小麥、茶葉及其他多種作物。但是許多的農民種植的作物,只夠餵飽自己的小孩,很少有剩餘可以出售。

中國自1980年開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後,經濟突飛猛進,吸引許多外資,並成為世界主要出口國,在2011年2月已超越日本,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沿海城市與內陸的發展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內陸居民紛紛到中國東部城市工作。不過,近幾年的金融危機,導致不少民工失業,政府也透過多項經濟措施,鼓勵民工返鄉。

中國的經濟開放措施雖然大幅改善人民的生活,但也面臨許多挑戰,包含逐漸加劇的貧富差距、城市化所帶來的問題及頻繁的大型天災等。

country icon資助計畫區

和田 (Xinjiang Hotan)計畫區

資助兒童數: 2,300 計畫期間: 2005-2016

和田地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最南端,東西寬約670公里,南北長約600公里,總面積24.78萬平方公里,占新疆總面積的15%,占全國面積的2.6%。和田市距離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2,000公里,走沙漠公路則為1,500公里。 和田地區轄7縣1市,即和田市、和田縣、皮山縣、墨玉縣、洛浦縣、策勒縣、于田縣、民豐縣,86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1,403個行政村,總人口174萬人,其中維吾爾族168萬人,占總人口的96.68%,漢族5萬人,其他少數民族1萬人,絕大多數族群信仰伊斯蘭教。

和田計畫區的服務地區是洛浦縣,位於昆侖山北麓,塔里木盆地南緣,東鄰策勒縣,南靠昆侖山,西以玉龍喀什河為界與和田縣、市隔河相望。總人口248,385,其中維吾爾族有244,256人,漢族4,010人和其他少數民族。直接受益人口71,900(包括3個鄉鎮的人數),間接受益人口248,385,包括男127,391和女120,994。

和田地區的貧窮人口佔新疆總人口的50%。不論是小農民或飼養家畜,經濟收入都非常有限,缺乏現金交易流通來改善生活。由於食物攝取的質量不足,當地兒童營養不良及死亡率都高達四成,也導致兒童多病,最常見的疾病有皮膚病、肺炎、呼吸道疾病、以及缺乏維他命D與鈣質的佝僂症。雖然小學入學率號稱達96%,但高中畢業的比例驟降至2%,且文盲或半文盲的比例佔全人口的70%。學童輟學幫忙家務、農作是常有的事;此外欠缺合格的師資、良好的學習環境,也使得該區人民競爭力、與適應社會的能力降低。由於地處世界面積第二大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邊上,水資源不足、濫砍濫伐、沙漠化的問題影響了居民健康及整體生態環境。

當地服務工作

  • 衛生:村民對基本醫療保健方面的知識不足,以致不能及時就醫。透過婦女兒童的基本醫療保健,期能改善育齡婦女和兒童(9-24個月、5歲以下)的健康狀況。
  • 教育:提高兒童受教育的品質,增加社區受教育的人數,和小學合作共同關注課外活動並提高教學品質。
  • 經濟發展:改善社區的設施,以飼養傳統家畜來增加收入,並和政府共同推廣新作物和農業活動,獲取新的銷售技能,以提高社區居民就業能力和家庭經濟收入。
  • 環保:改善引水的方式以最大利用水資源,並使用替代燃料如太陽能,以保護社區生態,有效利用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