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迪和資助人暢談走訪海地、史瓦帝尼,親眼見證台灣關懷的愛

近百位民眾同聚「走近世界傷痕,看見希望的種子」分享會
台灣世界展望會8月23日舉辦「走近世界的傷痕,看見希望的種子」world vision café資助分享會,近百位資助人、愛心民眾共聚在台大「後台 Backstage Café 」,聆聽敏迪和資助人暢談走訪海地、史瓦帝尼的見聞,親眼直擊兒童和家庭在台灣愛心支持下,如何從絕望中彼此互助打氣「活下來」,擁抱建立更好生活的希望。 現場氣氛熱烈,不少人披上史瓦帝尼花布拍照留念,還有許多親子同行。其中一名高中女孩邀媽媽一起報名分享會,表示看見敏迪發海地限動感到動容;還有位媽媽帶著兩個小男孩來參與:「這個世代的同理心很重要,但同理心意義抽象,父母再怎麼跟孩子說都相當有限,需要讓他們自己體會。」

長年資助馬利及尚比亞兒童的陳恩沛,在分享會中反思轉變的責任和力量
衝突、幫派傷害下,海地人如不被彎折的蘆葦般,在風中搖曳韌性
長期深耕國際新聞分析的敏迪,擅長將艱澀複雜的國際演變史,用平易有趣的觀點和觀眾們分享,談到海地長年地承受天災、衝突和糧食不安全的考驗。儘管是台灣的邦交國之一,卻因為近年淪於黑幫氾濫、搶占民宅及擄人勒贖頻傳,境內流離失所人口暴增至129萬人,較2024年底多了24%,不僅國人無法輕易前往,更被列為全球最脆弱的國家之一。 經多次審慎評估當地治安與人身安危風險,今年3月份敏迪跟著展望會成功抵達海地境內,在境內相對安全的中北部地區,台灣愛心援助著賽卡拉梭(Cerca-la-Source)、柏德蘭(Bois de Lance)、納朗(Narang)三處計畫區、共計10,000名弱勢兒童,這三處本都是落後偏僻地區,如今在台灣關懷支持多年後,村民漸漸具備了生計能力。

近百位資助人、愛心民眾共聚「走近世界的傷痕,看見希望的種子」資助分享會。
敏迪此趟訪視海地北端「海地角(Cap Haitien)」的柏德蘭(Bois de Lance)社區,台灣支持當地居民已10年,人們傳承台灣的溫暖,打開心胸接納被幫派逼迫北漂、流浪至此的人們,展望會扶持流離失所的母親做小生意,更設立難民心理支持團體,陪伴著創傷知情。儘管天災、幫派等數次摧殘而飽受恐懼傷痕,海地人卻用歌曲自我勉勵,有如一次次被摧折的蘆葦,仍在風中搖曳的韌性。「海地展望會工作人員告訴我,他們需要的是培力,而不是依賴扶助。經過和展望會探訪海地及去年孟加拉難民營,我看見一點點力量的支持就會出現善循環,我可以大聲地說:展望會在地工作非常扎實!」敏迪說。
從資助一名孩子,到滿載感謝的全村落
「哈囉,台灣!」影片中10多位史瓦帝尼小朋友身穿傳統花布服,朝鏡頭熱情打招呼,看得出穩定發展的社區,兒童臉上充滿開朗和信任。學校老師林雅娟、與任職科技公司的Angela兩位資助人上台分享5月份跟著展望會去史瓦帝尼和資助童見面的心情。她們所參訪學校裡的女學生 提及生理期因為沒有衛生棉,造成求學和生活上難以想像的種種不便,團員們熱心奔向賣場購買好幾箱衛生棉轉送學生。Angela從當地領袖頻頻以「真摯發光的眼神」道謝,稱自己「受到感動衝擊而流淚,體會資助對於社區發展的重要性」,並肯定史瓦帝尼「以工代賑」讓人們參與修補工程換取台灣捐助的米糧。「我以為資助款是幫一個小孩念書的學費,這趟才知道是幫助一整個村落,但展望會不是需要什麼就提供什麼,而是在最需要的時候拉一把,因為相信你會有未來!」Angela表示。

資助人陳毅駿與這趟去史瓦帝尼的女友姜玉慧相偕出席,他表示:給予孩子前多理解他們的需求,就是一種父母心。
雅娟特別攜帶半個行李箱的書送給資助童。這次分享會上,雅娟和Angela 都驚喜收到資助童來信!孩子們在信上寫著相見的心情和近況。雅娟的孩子回饋,收到她贈書的激勵下,「我參加拼字比賽獲得第一名,我將代表學校參加跨區比賽!我愛您,親愛的資助人,謝謝您善良的心。」孩子的信讓雅娟和台下的觀眾掉下感動淚水。現場有位資助人分享:「我資助了30年,也在展望會做信件志工,才發現原來收到一封孩子的信,背後需要好多複雜的流程,當我回到家就把收過的信一一拿出來看,更感到要好好珍惜。」

看見孩子的信,資助人林雅娟(左)驚喜又感動地頻頻拭淚。
長年資助馬利及尚比亞兒童的陳恩沛小姐用心作著筆記:「分享會帶給我好多反思,像是海地人是幫派的受害者,卻也同時是倖存者。我們在台灣生活條件較好,更要體認『做出改變』的責任在自己身上。」資助人陳毅駿先生與這趟去史瓦帝尼關懷行的女友姜玉慧一起來參加分享會,表示:「聽了雅娟的分享很感動,讓我想到給予孩子前多傾聽他們的需求;而敏迪提到海地並不是全國很糟,讓我對於過往認為『有些國家很危險』的印象有所顛覆,我們常習慣注重負面的事,但人們擁有平安、平凡的日常卻是最珍貴的。」
敏迪曾說,沒有人是世界的局外人。在這世界上可怕的不是動盪,而是無所作為。邀請民眾響應「飢餓三十」救援海地迫切的糧食匱乏;或以資助支持孩子獲得教育、健康和更好的成長環境,每資助一位兒童所投入社區的轉變,能夠惠及4位同地區的孩子獲益,造福更多孩子、家庭、社區環境改善,長出自立果實。

資助人林雅娟帶書作為孩子的禮物,孩子特別寫信感謝她鼓勵自己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