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世界展望會的全球水資源暨衛生工作,
每10秒,就多1個人獲得乾淨的水;
每1天,多3所學校因安全飲用水受益。
水,是組成人體重要的元素之一,也滋養了人類生命和環境。但在第三世界國家,因為乾淨水資源短缺,孩童遭受健康、安全威脅,還被迫錯過上學機會。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帶來的災害,也加劇了水資源危機。
多年來,世界展望會深耕非洲、亞洲,解決水資源不足的問題,把水帶到孩童的身邊,滿足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並對未來產生美好的想像與希望。
瓜地馬拉的哥馬巴(Comapa)計畫區位在該國最乾旱區域內,長期面臨缺水問題,每兩個禮拜,社區內的水龍頭才短暫供應4-6 小時水。即使世界展望會在2017年於水源地建置了一口水井,但受限水量,民眾仍需到河邊等開放式水源洗衣、取水,河流遭受污染,許多兒童也因而染患腸胃道疾病。以欽欽多村(El Chinchintor)為例,年幼的孩童常跟著家長到河邊取水、洗衣,除了飽受水邊蚊蟲叮咬之苦,直接舀河水解渴的習慣更讓他們容易生病。
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盧窩窩溪(Luwowoshi)計畫區鄰近礦業工廠,生計活動熱絡,吸引許多新移民前來,但整個社區裡只有一座電動抽水井,不足以供應全部居民需求,導致大家常得步行到兩公里外的河川地取水,大人們總煩惱當他們去取水時,家中幼兒的照顧問題。2016年,艾里斯(Elise)才帶著開創新生活的願景,與3歲的小女兒搬至此地居住,然而去年女兒不小心掉到傳統水井中溺水身亡,成為爸爸心中永遠的痛。
柬埔寨居胡朗西(Chhouk Rangsey)小學中的304名學生,有234名為台灣世界展望會資助人長期關懷的孩子。1998年建校時,學校僅設有兩間廁所、4個隔間,每個隔間中一個深度約9尺的淺井,即是方便全校師生使用的廁所。學校也長年缺乏飲用水,乾季時,下午上課的學生常無水可喝,只好自己從家裡帶水到校,或到校外100公尺的池塘取水。這樣的學習環境影響學童的上學意願,也威脅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