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那些不完美的日子,謝謝你愛我

你我也許沒有機會相見

但幸好,就算相隔千里

我們也能一路相伴,豐富彼此的生命

攜手走過那些不完美的日子

謝謝我沒有放棄,謝謝你一直都在

謝謝我們都始終堅持著,好好地生活

謝謝你愛我

我想用演戲為世界帶來歡笑


小玲的父親努力扶養4個孩子長大。因家中經濟困窘,在小玲讀國小三年級時,成為台灣世界展望會長期關懷的孩子,小時候參加展望會各項方案活動成為難忘的回憶;目前參加的傳統文化課程,更讓小玲在城市環境中,仍保有學習布農族語及文化的機會。

 

在求學過程中,感謝捐款人用愛接棒,幫助她完成求學最後一哩路。小玲想堅持夢想,繼續用演戲為世界帶來歡笑,也期許自己長大後成為有能力的人,把愛傳下去。

 

 

 

為國內特況、單親家庭及離鄉背井的孩子提供一學年助學金,陪伴兒童穩定求學,展現天賦,實現夢想。(1.5萬元,台灣)

 

支持學生中心,提供離鄉就學青少年安全住宿空間,透過團體生活及社工輔導,陪伴青少年適應外地生活、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同時提供課業輔導及生涯發展方案,發展潛能、提升學習力。(6萬元,台灣)

 

支持青少年發展中心,提供生涯發展、才藝學習及生命教育課程,給予弱勢家庭青少年安全合宜的課後活動空間,建立自信心與良好人際關係,能發展潛能面對未來。(20萬元,台灣)

 

培力兒童參與兒童文化隊,學習母語歌謠、傳統文化及生命教育等,透過團隊才藝訓練穩定兒童就學,同時提昇音樂知能、增進自我文化認同,站上舞台展現自我,獲得自信與成就感。(1萬元,台灣)

       
   

第一個小時的生活,這是他的新世界


哈瓦(Haoua)的孩子出生在布隆蓋健康中心(Boulounguey Health Center),這是一個由社區建造的健康中心。哈瓦休息的產科病房非常小,只有一個房間,配有一張小床和一張分娩台。

 

孩子出生這天,哈瓦於早上6點步行前往診所。和她同行的是村裡的傳統助產士和她的母親,這是她在診所生的第一個孩子。除了自備的必需品,哈瓦帶來1,400非洲法郎(2.34美元)來支付生產費用。這是一大筆錢,近43%的居民生活在貧困之中,每天收入不到1.90美元。

 

 

 

為新生兒及五歲以下兒童進行成長監測、疫苗施打等醫療服務,提供豐富多樣化食物,讓孩子營養充足;改善孕產婦飲食及兒童照顧習慣,增進脆弱家庭與兒童健康發展。(1萬元,寮國帕歐社區)

 

為健康中心興建供水系統、廁所及洗手設備,倡導衛生、食物及飲水安全,培力女性學習製作肥皂、衛生棉墊與種植具營養可食用的樹木,以補充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23萬元,尼日)

 

運用當地自然食材,為國內經濟弱勢家庭兒童提供每日一餐或營養補充,幫助偏鄉地區貧童獲得足夠營養、適齡成長,能更專注於課業學習;同時以飲食教育,學習均衡飲食、安全烹飪、產品成分等,促進兒童健康生活。(1.5萬元,台灣)

 

為脆弱社區興建水井及供水站,成立水資源管理委員會以維護水井永續運作,同時倡導安全用水及個人衛生,讓孩子擁有乾淨水並養成良好衛生習慣。(45萬元,馬拉威坎培薩社區、寮國薩南夏社區、馬利、莫三比克)

       
 

來自「撿破爛社區」的三個女孩


生活在阿南帕爾巴特(Anand Parbat)臨時營地的許多人,都目睹了這3個女孩是如何透過頑強的學習意志,藉由教育轉變生命。


蔔納姆現在是她8個兄弟姐妹中唯一一個還在讀書的;圖爾西是5個兄弟姐妹中的老大,從小就想成為一名員警。安靜害羞的普賈夢想將來成為一名老師,空閒時間,她主要幫助做家務,並享受在輔導中心的時光。

 

在世界展望會支持下,3個女孩在當地組織開辦的輔導中心透過網路學習。「在COVID-19封鎖期間,我們就是這樣準備第10級考試。我們沒有手機,很難在家裡學習。」蔔納姆說。

 

 

 

為脆弱兒童發展識字及算術能力,培力教師以學童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增進兒童學習成效。(1萬元,寮國薩南夏社區)

 

在社區幫助家長及老師認識、學習兒童保護及兒童參與,組織兒童社團及兒童保護委員會,讓兒童及社區識別暴力,獲得自我保護知能,並能立即保護與幫助最脆弱兒童。(7萬元,馬拉威坎培薩社區、蒙古達爾汗社區、寮國薩南夏社區、緬甸)

 

執行「歡慶家庭」方案,幫助父母了解家庭中每一個角色的重要性,促進健康家庭關係,學習尊重孩子、以溫柔堅定的正向教養取代體罰,並建立兒童表達意見平台,讓兒童能被妥善照顧,在充滿關愛與溫暖的環境中適性發展。(2萬元,斯里蘭卡佳伊拉社區、寮國帕歐社區)

     
 

為了更美好的生活環境,我們勇敢


8歲的艾蜜拉(Amira)的父母和兄弟在某次襲擊村莊的彈雨中失去了生命。

 

她悲傷地說,「流離失所讓我失去一切,我失去了家人、朋友和鮮花,我曾經每天照料這些花朵並為它們澆水。」

 

 

 

整修伊拉克學齡前兒童教育中心,提供教材、玩具與師資培訓,使學齡前幼兒能適時發展、受照顧及保護;支持敘利亞西北部學校及非正式學習營運作,提供暖氣、學用品及書,讓難民兒童及青少年能接受教育。(45萬,敘利亞、伊拉克)

 

在遭受氣候變遷及受災害地區,提供最脆弱家庭及孩子糧食券、現金(券)購買食物、營養品及生活必需品,發放短周期抗旱種子,保障家庭糧食安全,同時增加收入。(1.5萬元,索馬利亞、南蘇丹、安哥拉、剛果)

 

在難民營及社區,為難民及流離失所的兒童及家庭提供現金及糧食,有穀物、豆類、鹽及蔬菜油,滿足基本食物及營養需求,尤其是哺乳期婦女、孕婦及兩歲以下兒童;培力社區恢復耕地進行耕種蔬果及穀物,恢復最脆弱難民生計,以保障糧食安全。(1萬元,剛果、烏干達、南蘇丹、肯亞、莫三比克)

     
 

困境中,被迫長大


瑪麗的母親感染葡萄球菌,正住在附近健康診所治療,瑪麗因此姊代母職,承擔了許多家務。除了為兄弟姐妹做飯外,她還從碾碎的棕櫚堅果中清除外殼,並熟練地保存了外殼、作為火種。


光靠父親製造、出售木炭的收入不夠養家餬口,所以瑪麗以出售棕櫚堅果來幫助家計,每天跋涉半英哩為家裡裝水,瑪麗現在幾乎每天都去診所探望母親。

 

被迫揹負著不符合年齡的成熟,瑪麗在帶領大約40個孩子唱歌時,難得笑容滿面,孩子們牽手、轉圈,時不時發出咯咯地笑聲。至少,在這段時間內,瑪麗可以再次成為一個孩子。

 

 

為最脆弱家戶提供糧食、培力家戶擬定生計行動計畫,提供生財工具、職能及商業行銷訓練,幫助家戶組成生產者小組、連結市場,創造穩定收入。同時透過組織儲蓄團體,幫助居民養成儲蓄的好習慣。(5萬元,蒙古達爾汗社區、斯里蘭卡佳伊拉社區、寮國帕歐社區、馬利、尼日、柬埔寨)

 

為女性提供經營生計資源,進行農業與非農業活動,同時學習財務管理、行銷等,增進婦女就業並成立儲蓄團體,提升最脆弱家庭收入。(8萬元,印度、東帝汶)

 

培力脆弱家庭種植經濟作物、參與牲畜飼養生產者團體,提供小型機械、家畜欄舍、動物飼料等,學習有機肥生產、改善灌溉系統、動物疫苗接種等技術,穩定脆弱家庭收入,支持兒童營養、健康與受教育。(9萬元,寮國帕歐社區、緬甸)

     
 
由台灣世界展望會中濱中心的小朋友們在輔導老師的協助下,創作詞曲、演唱,一同完成的自創曲《KEEP GOING》,曲調歡快活潑,歌詞融合排灣、阿美、泰雅等原住民族語,以及粵語、閩南、客家等方言。 以此曲送給所有捐款人與資助人,謝謝您愛我!


The good old days
A better tomorrow
The best is yet to come